Wenyuan Group

文源集团


您当前位置
科研资讯
【十德文化】王烈感化盗牛人
  (文源李兵役)人无完人,金无足赤。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三国时期有个读书人叫王烈,虽然没有做官,但在普通老百姓中却有很高威望。
  有一次,一个人偷了别人一头牛,被失主抓住了。盗牛的人说:“我一时鬼迷心窍,偷了你的牛,今后决不再干这种事。现在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,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这件事。”不久,王烈知道了这件事,立即托人赠给盗牛人一匹布。有人不解问王烈:“一个做贼之人,很怕你知道,你反而送布给他,这是什么道理呀?”王烈回答:“做了贼而不愿意让我知道,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。既然知道羞耻,就不难转变,我送布给他,就是为了激励他改过从善”。
  一年以后,一位老人挑着重担正在艰难赶路,遇见一个人过来说:“大爷,您年纪大了,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受得了?我来替您挑吧!”这人帮助老人挑着担子走了数十里,到了老人家门口,把担子放下就走了。后来,这位老人又在赶路时不慎丢失了一把宝剑,被一位过路人发现了。为了避免被他人取走,这位过路人便留下来看守,等待失主。待老人返回取剑时,发现那位守剑的人,正是上次替他挑担之人。老人十分感动,拉住他的手说:“你上回替我挑担连姓名也不说,现在你又路不拾遗坐等失主,真是个仁人君子啊!这一次你一定要将姓名告诉我。”无奈,那人只好把自己的姓名告诉了老人。
  老人听后心想:“我们这地方出了这样一位好心人,应当让王烈知道”。于是,就找到王烈告知此事。王烈听说以后很受感动。他说:“惭愧啊!世上有这样好的人,我却没和他见过面。”随即王烈设法打听,原来竟是从前的那位盗牛人。王烈不禁大吃一惊,十分激动地说:“一个人受了感化之后,改过从善的程度,真是不可限量啊”!
课题研究成果
留言板
  • 标题*
  • 内容*
提交
联系方式

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方文路2号凤凰城紫薇苑众美商务公馆C座13层

邮编:050000

座机:400 - 999 - 0522

传真:0311-858716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