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德文化】从赵世炎英勇事迹,看共产党人信仰之火永不灭
来源:
|
作者:proc87f59
|
发布时间: 2020-08-10
|
652 次浏览
|
分享到:
(文源李兵役)信德的本质是口、心、身合一。不仅言必由衷,而且言岀必践,这就是信念。信念是人们达成目标的重要力量。当某一信念上升到信念体系的一定高度时,就会演变成信仰。信仰形成后,就具有规划、调节个体行动和生活的功能。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党员赵世炎,就以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,在被捕后坚持信仰之火永不灭,把26岁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。
赵世炎,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。1901年生人,1919年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,参与主编巜平民周刊》、《少年》半月刊和巜工读》半月刊等进步刊物,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。1920年5月,赵世炎赴法国勤工俭学。1921年春,与张申府、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,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并担任领导职务。1924年,回国后的赵世炎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各省斗争;1926年10月以后,他先后参加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,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1927年4月12日,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,赵世炎不幸被捕。他受尽严刑拷打,始终坚贞不屈。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堂,大义凛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理想,最后壮烈牺牲。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赵世炎老前辈给我们后人做出了学习榜样,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,我们要坚定信念信仰,勤奋学习,努力工作,把先烈们的未竞事业进行到底。